欢迎进入贝博ballbet网站。
规格齐全 现货直销材料品质层层把关,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咨询热线(微信同号)18832767005
联系我们
贝博ballbet
联系人:刘经理
手机:0317-3517005
邮箱:972453580@qq.com
地址 :河北省沧州市沧东工业开发区。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长孔道的压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来源:贝博ballbet  时间:2025-04-28 11:43:17  点击:120次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长孔道的压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孔道压浆作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物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及构件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由于预应力孔道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处于水平状态,若孔道压浆不密实或存在缺陷,预应力钢束就有可能脱离压浆材料的包裹,将引起预应力筋锈蚀,极大决定着桥梁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

  目前50m以内的预应力波纹管道压浆可通过大循环压浆工艺达到压浆的目的,但超长波纹管道如何保证压浆的密实性,依然没办法得到有效保证。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长孔道的压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长孔道的压浆结构,包括补浆管、排浆管、止浆阀、透明钢丝软管、四通连接器、压浆装置、抽真空机、超长预应力孔道以及混凝土加劲梁;

  所述混凝土加劲梁内设有超长预应力孔道,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两端均设有压浆孔,所述补浆管以及所述排浆管的上端均和外界连通,所述补浆管以及所述排浆管的下端均穿过所述混凝土加劲梁后与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连通,所述补浆管上设有止浆阀;

  所述补浆管设有多个,所述排浆管设有两个,所述四通连接器其中两个接口均通过所述透明钢丝软管与两个所述排浆管连通,所述四通连接器另外两个接口中,其中一个接口通过所述透明钢丝软管和所述抽真空机连通,另一个接口通过所述透明钢丝软管和外界连通,所述四通连接器四个接口上均设有止浆阀;

  所述压浆装置包含压浆连接管、橡胶压浆管以及压浆机,所述压浆机和所述橡胶压浆管一端连通,所述橡胶压浆管另一端和所述压浆连接管一端连通,所述压浆连接管另一端和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上的所述压浆孔连通,所述压浆连接管上设有止浆阀。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长孔道的压浆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抽真空前,关闭所有所述止浆阀,抽真空时,开启所述四通连接器上四个所述止浆阀,然后关闭连通外界接口上的所述止浆阀,并打开所述抽真空机进行抽真空;

  步骤二:待真空压力达到控制值时,同时开启两个所述压浆机及开启所述压浆连接管上的所述止浆阀进行压浆;

  步骤三:压浆过程中,由所述混凝土加劲梁两端向跨中方向依次开启所述补浆管上的所述止浆阀,并检查压浆情况,待浆液从跨中所述补浆管流出到达某个所述透明钢丝软管时,立即关闭连接该所述透明钢丝软管接口上的所述止浆阀;

  步骤四:待两个所述排浆管均有浆液流出到达所述透明钢丝软管时,立即关闭抽所述真空机及所述真空机和所述四通连接器对应接口上的所述止浆阀,并开启所述四通连接器其余三个接口上的所述止浆阀,两个所述压浆机继续同时压浆;

  步骤五:待连通外界的所述透明钢丝软管流出的浆液连续、无气泡后,关闭所有所述止浆阀,稳压结束后关闭所述压浆机完成压浆;

  步骤六:待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内的浆液凝固后,利用所述补浆管进行补压浆,确保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压浆的饱满度。

  通过多个止浆阀之间的开启和关闭配合、多个补浆管进行补浆、四通连接器连接不同功能的透明钢丝软管,解决了超长预应力孔道在压浆过程中,因孔道过长而出现孔道压浆不密实、波纹管漏浆堵塞、梁体开裂变形等问题,改善了施工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施工组织方便,并极大地降低了实施工程的成本,且超长预应力孔道压浆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易于保证,效益显著,效果良好。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附图标记:补浆管1,排浆管2,止浆阀3,透明钢丝软管4,四通连接器5,压浆连接管6,橡胶压浆管7,压浆8机,抽线。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准确的通过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长孔道的压浆结构,包括补浆管1、排浆管2、止浆阀3、透明钢丝软管4、四通连接器5、压浆装置、抽线;

  所述混凝土加劲梁12内设有超长预应力孔道11,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11两端均设有压浆孔10,所述补浆管1以及所述排浆管2的上端均和外界连通,所述补浆管1以及所述排浆管2的下端均穿过所述混凝土加劲梁12后与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11连通,所述补浆管1上设有止浆阀3;

  所述补浆管1设有多个,所述排浆管2设有两个,所述四通连接器5其中两个接口均通过所述透明钢丝软管4与两个所述排浆管2连通,所述四通连接器5另外两个接口中,其中一个接口通过所述透明钢丝软管4和所述抽线连通,另一个接口通过所述透明钢丝软管4和外界连通,所述四通连接器5四个接口上均设有止浆阀3;

  所述压浆装置包含压浆连接管6、橡胶压浆管7以及压浆机8,所述压浆机8和所述橡胶压浆管7一端连通,所述橡胶压浆管7另一端和所述压浆连接管6一端连通,所述压浆连接管6另一端和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11上的所述压浆孔10连通,所述压浆连接管6上设有止浆阀3。

  优选地,所述补浆管1露出外界的部分高于所述混凝土加劲梁12上表面20cm。

  本实施例中,能够使长度大于50米的超长预应力孔道11在压浆时保证压浆的密实性。

  步骤一:抽真空前,关闭所有所述止浆阀3,抽真空时,开启所述四通连接器5上四个所述止浆阀3,然后关闭连通外界接口上的所述止浆阀3,并打开所述抽线进行抽真空;

  步骤二:待真空压力达到控制值时,同时开启两个所述压浆机8及开启所述压浆连接管6上的所述止浆阀3进行压浆;

  步骤三:压浆过程中,由所述混凝土加劲梁12两端向跨中方向依次开启所述补浆管1上的所述止浆阀3,并检查压浆情况,待浆液从跨中所述补浆管1流出到达某个所述透明钢丝软管4时,立即关闭连接该所述透明钢丝软管4接口上的所述止浆阀3;

  步骤四:待两个所述排浆管2均有浆液流出到达所述透明钢丝软管4时,立即关闭抽所述线及所述线对应接口上的所述止浆阀3,并开启所述四通连接器其余三个接口上的所述止浆阀3,两个所述压浆机8继续同时压浆;

  步骤五:待连通外界的所述透明钢丝软管4流出的浆液连续、无气泡后,关闭所有所述止浆阀3,稳压结束后关闭所述压浆机8完成压浆;

  步骤六:待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11内的浆液凝固后,利用所述补浆管1进行补压浆,确保所述超长预应力孔道11压浆的饱满度。

  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多个止浆阀3之间的开启和关闭配合、多个补浆管1进行补浆、四通连接器5连接不同功能的透明钢丝软管4,解决了超长预应力孔道11在压浆过程中,因孔道过长而出现孔道压浆不密实、波纹管漏浆堵塞、梁体开裂变形等问题,改善了施工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施工组织方便,并极大地降低了实施工程的成本,且超长预应力孔道压浆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易于保证,效益显著,效果良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刚;弥毅刚;张克胜;刘宇峰;王海涛;陈志强;王继平;高硕良;高威威;胡庆康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一种后张法体外预应力钢梁和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一种后张法体外预应力钢梁和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合的房屋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