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要求,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自觉肩负中国铁路“走出去”的重任,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组织中老两国建设者克服地质状况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等诸多困难,铺就了一条为中老两国人民谋幸福的钢铁大动脉,让绿色环保成为中老铁路的鲜明底色,让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成果沿“一带一路”播撒开来。中老铁路途经云南西部和老挝北部山区,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国内段、老挝段桥隧比分别达到87%、62.7%,工程建设难度极大,被称为一条“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面对全线隧道存在的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高地温、富水破碎围岩、盐岩高侵蚀等多种不良地质灾害,中老两国建设者积极创新建造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措施,动态调整工艺工法,彰显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回想起,中老铁路第一长隧安定隧道集有害化学气体、岩溶、软岩、涌水、高地应力、高地热等不良地质于一体,其工程规模、建设难度与施工风险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领域中都极为罕见,创造了中老铁路玉磨段“八个之最”。建设者“长隧短打”,开设多个正洞作业面、辅助坑道作业面,戴面罩、蹚积水;回想起,“一隧连两国”的友谊隧道岩体破碎,遇水软化,自稳性差。建设者采取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混凝土和环氧树脂钢筋,为高含盐区段制订“注浆堵水、全包防水、圆形多层结构、强化材料防腐”的实施工程的方案;回想起,老挝段最长隧道森村二号隧道位于老挝琅勃拉邦省和万象省之间的无人区,围岩破碎、裂隙水较发育。建设者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方法,创下月掘进245.8米的纪录;回想起,全线最后贯通的景寨隧道穿越澜沧江断裂带,累计发生涌水突泥、坍塌、软岩变形等险情1000多次。建设者成立技术攻关组,采用帷幕注浆加超前大管棚加固围岩、双层或三层支护以及三台阶预留核心土的施工工艺面对建设中雨季长、水文资料匮乏、交通不便等困难,中老两国建设者创新应用抗急流浮式钻孔平台、水下爆破、多形式的钢围堰等有效手段,如期建成了302座桥梁。难忘记,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5个主桥墩均位于河中。建设者一一攻克湄公河河水较深、河流湍急、雨季水位涨势凶猛以及河床无覆盖层、水下基础爆破开挖难度大等难关;难忘记,元江双线米,采用变桁高上承式连续钢桁梁结构的主桥主跨249米,均创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建设者采用两个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墩间通过交叉式钢横联结构组成主墩,为国内首创。桥隧跨越山水,站房点缀其间。中老铁路沿线,一座座车站建筑风格充分融合地域文化,呈现出“一站一景”的鲜明特色,日渐成为当地新地标。且看,西双版纳站屋顶造型犹如翩翩起舞的开屏孔雀,完美呈现“雀舞彩云、灵动版纳”;老挝段最大客运站万象站站房内,中国结与老挝国花占芭花组合成象征中老友谊的全新图案;磨憨、磨丁站采用一体化设计和跨境互联关键技术,可实现快速通关。六载时光飞逝,见证建设者的坚守和奉献。中国铁路人舍家为国,疏于赡养父母、照顾子女,甚至还有人没有见到亲人最后一面。“国家重托,使命光荣。无论多苦多累,我们都能克服!”看到“澜沧号”动车组飞驰的身姿,建设者颇感欣慰。2021年夏天,在山川秀丽、生物多样的中国西南边陲,十几头野生亚洲象历经17个月的奇游之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老铁路沿线自然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宝库”。几年来,建设者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理念,推动中老铁路有效绕避琅勃拉邦世界遗产保护区的核心区、万荣岩溶旅游风景区、橄榄坝风景区等环境敏感地区,综合运用水土保护、弃渣利用、节能环保材料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了美丽宜人的“绿色长廊”“生态环保线”。野象谷站,毗邻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站在高处远眺,运气好时可看到一只只亚洲象在热带雨林里悠闲地漫步。为不影响这些庞然大物的栖息环境,设计单位认真开展方案比选,最终决定:线路从地下穿越山体、原始森林,在勐养隧道、西双版纳隧道中间建设车站。不止如此,建设者还采取延长隧道、调整隧道斜井位置等措施;在亚洲象栖息地附近设置醒目提示标志,禁止施工车辆鸣笛;采取非爆破施工法,减轻爆破震动噪声对动物的影响;研发钢绳格栅防护栅栏,在野象谷路段设置防护;设置声屏障,降低运营期间对亚洲象的影响。据老中铁路公司负责的人介绍,在异国他乡,他们格外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实施工程单位最大限度绕避环境敏感区,减少对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干扰,多采用隧道、桥梁等方式通过防护林和生产林,保障沿线区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对蜥蜴等动物栖息地加强现场勘探,合理规划和修建便道;教育引导实施工程人员严格遵守老挝有关林业、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禁止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中国施工公司严格自律、以身作则,赢得广泛好评。“环水保预防的方法与施工同步落实,促进了中老铁路建设有序推进。”老挝乌多姆赛省环水保局一名副局长给予中国施工公司高度评价。老中铁路公司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带到老挝,要为当地留住一泓清水。他们禁止实施工程单位直接排放跨河桥梁钻孔桩产生的泥浆,要求设置泥浆储存池和沉淀池。据统计,老挝段所有隧道洞口处理施工废水的沉淀池有157座,废水处理站有5座。建设者会尽可能远离河流两岸堆放油类、水泥等物料,并在施工结束后对河道土方、围堰进行打捞清理。目光转回国内。西双版纳南腊河两岸雨林茂密、鸟鸣清脆,河里畅游着上百种鱼类,这中间还包括极其珍贵的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桃花水母。设计单位在河岸两端设置桥墩,不设置水中墩,采用大跨度64米的桥梁一步跨过南腊河。彩云之南,元江特大桥、阿墨江双线特大桥、橄榄坝特大桥、景洪澜沧江大桥等如钢铁彩虹,轻盈跨过沿线江河水源地。“这些大桥大部分采用了挂篮悬灌法、托架现浇法等施工工法。”昆明局集团公司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景洪段副指挥长喻有彪说,“挂篮兜底,可避开混凝土、焊花等掉入江河之中。”根据路基边坡高度、岩土性质及工程防护形式,中老铁路分别采取灌草护坡、框架梁内灌草护坡等绿色保护措施;在隧道洞口边仰坡选取植株低矮的匍匐型灌木,在明洞顶部平缓地段及洞口正上方进行植草;在桥梁下防护栅栏区域内撒播耐荫草籽。中老铁路老挝段沿线,一条条绿色长廊跃然眼前。老中铁路公司按照“试点先行、样板引路”“四季常绿、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在老挝段选取7处绿化工程试验段,比选出适合于老挝当地气候、经济合理的植物品种、种植工艺及植物配置模式,完善全线绿色防护工程设计和实施方案。截至目前,老挝段绿化总面积约307万平方米,栽植灌木约863万株、乔木约5.5万株,路基边坡、隧道洞门口、桥下、临时用地绿化生态恢复工程已全部完成,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刚建设万象北站时,为保护原有植被,我们把机械便道多修出几十米。”中国中铁二局集团六公司中老铁路项目部总工程师黄代文说,他们坚持边施工边绿化,开发出路基边坡绿化施工辅助卡具及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目前,由中老两国女性员工组成的“红花园丁队”仍活跃在车站附近,她们栽种的龙船花、福建茶、大叶草等长势喜人。在国内段,参建单位悉心保护沿线的热带雨林和农田,按照“永临结合”原则,优化全线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场地设置以及土方开挖方案,控制施工范围。施工后期,及时进行覆土和生态恢复,对占用土地加以绿化,分“滇中胜景、林海茶韵、傣家风情、绿色森林”四部分打造绿色生态示范线。在中老两国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一条兼具“智造美”和“生态美”的钢铁新丝路正穿山跨河、闪耀光芒。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铁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本网外链内容出于展示更多详细的信息的目的,任何外链的网页失效或被篡改均与本网无关。